Menu


癌症并不可怕

前言

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为严重的常见病,多发病,对人类的威胁是很大的。但是癌症并非绝症,只要有明确的诊断,适当的治疗,合理的饮食,起居,癌症是 可以防治的,癌症并不可怕。对付癌症这个顽固危险的敌人,在战略上,我们要藐视它,在战术上,我们要重视它。如果得了癌症,首先思想上必须镇定。对突如其 来的检查结果所造成的精神刺激,应加以自控,千万别自己先倒下去了。越怕死,越容易死;越不怕死,越难死。这是一句名言。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地考虑如何能 争取到最恰当的治疗,寻求真正有经验的治癌专家,求得及时治疗和帮助,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。并抓紧时间,使治疗措施一件件落到实处,争取好的效果。癌症的 诊断应中西医结合,现代诊断辨病,传统中医辨证。这样既能从微观上和局部里看癌肿的性质和变化,又能从宏观整体上判断病人的阴阳,表里,寒热,虚实情况。 对癌症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,可以促进疗效,减少毒副作用,使病人度过难关,相得益彰。除了求助于医生之外,自己应该增强与癌症作长期斗争的决心,稳定情 绪,增加自信心,学会抗癌的保养方法,结合自我疗养,这样才能战胜顽敌。抗癌的保养包括合理的饮食禁宜,有规律的起居作息,纯朴少欲的生活态度,心平气和 的良好情志。请您充满信心,顽强地生活,愉快地迎来一个个明天!

治疗癌症要及时

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大敌,癌症是顽症、疑难症,但不是不治之症。癌症重在预防。并争取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许多癌症是在每年例行的常规体检中 发现的,所以每年一次体检非常重要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情况。如特别疲劳;身体突然消瘦;食欲下降;溃疡面长期不愈;久咳不止; 身体某部炎症长期不消等,此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。

早期诊断,是指癌瘤尚处在初始的生长过程中,其病变组织尚小,浸润也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,没有所属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以及远处转移。病人无明显的症 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时就有了明确的诊断。据统计,若能对癌症早期作出诊断,约有50%的患者可以治愈。五年生存率也能提高80%-90%。例如,乳腺癌若能 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和手术后服中药,则生存率可达85%以上,而晚期发现才治疗时,只能达50%。子宫颈癌早期诊断,早期治疗,五年生存率可达90%以 上,而晚期生存率仅有45%。

若患了癌症,就应抓紧时间,积极治疗,以免失掉治疗良机。癌症的首次治疗至关重要。首次治疗是否成功,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。不少癌症病人治疗 失败的主要原因,并不是因为癌症本身,而是由于误诊、错治或治疗不当,致使病情延误,失去彻底治愈的机会,也给以后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,有些甚至只能采 取补救措施,无法给予根治。许多人不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和重要性,往往经手术、放疗或化疗反复几次无效后才来找我看中医,有些病人还算有幸,经过服中 药,自我感觉情况和医学检测都有好的转变。但有些人太晚了,有一个病人的朋友给我打电话,介绍一个胃癌病人,说手术后又化疗,病人已吃不下东西,检查都不 能发现胃了,问我能否治疗,我说:食物不能下,中药也不能进,就是神仙在世也难有回天之力。实际上在进行西医治疗时,同时也中医治疗并不矛盾,而且可有相 辅相成之功效。许多西医不了解中医不让病人服中药;另一种原因是要找一个良医不容易。

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原则

治疗癌症的总原则是:消除癌灶,控制癌细胞再生和扩散;维护和恢复整体功能,以求达到新的健康。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治病求本;扶正祛邪;调整阴阳,这正好概 括了这两方面的含义。此外,中医治疗的原则还有因人、因地、因时制宜。这样就更科学地指导治疗癌症治法。如何具体应用这个原则,就要根据不同癌症的特性, 临床表现,病期早晚,病人整体状况,发病的地点,发病的季节等全面加以考虑和分析,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。

如临床常用:一、祛邪为主,扶正为辅。此原则针对癌肿发展较快,病人体征明显,但体质尚可,正气未伤。二、扶正为主,祛邪为辅。此原则针对病邪未 消,但体质已虚,正气已损。若不扶正,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焉?三、扶正与祛邪并重。此原则针对病邪较甚,即癌肿在发展,癌细胞在扩散,病人体质虚弱,正气 不足。一般而言,早期病人常以祛邪抗癌为主;中期病人则扶正与祛邪兼施;晚期病人因正气大衰,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,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很弱,经不起强烈的 抗癌治疗措施,应以扶正为主。早期癌症,病变范围小,病人一般体 质较好,这时要当机立断,迅速采取消灭癌灶的措施,如手术切除,放射性治疗,化学药物治疗,并服用中药清除癌细胞及手术、放疗、化疗后的不良反应,如果拖 延,则后患无穷。假如是晚期病人,或者病情迅速恶化,病人自身的免疫和防御机能明显降低,这时如果盲目地给予大剂量化学药物治疗或进行大的手术检查,都可 能给病人造成更严重的损害,从而更加促使肿瘤的发展和扩散、转移,后果是非常严重的。

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方法

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,可以互相取长补短,相辅相成。中医药可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,减少其毒、副作用,并可提高疗效。实践证明,中西医结合的效果比纯西医或纯中医的方法疗效都好。具体结合的方法是:

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对策

应用中医药治疗癌症已有数千年的历史。由于渊源流长,许多医家留下了珍贵的精华。但其中亦有不足。如以毒攻毒,就是用有毒性的中药治疗癌症。余以之 不妥。《内经》说: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由于中药种类繁多,有些是有毒的。如砒霜、升药、 全蝎、蜈蚣、天南星等。有些药不可大量或长期服,如马兜铃、青木香、商陆对肾有害,黄药子对肝有害。而有些药虽无毒,但其性偏,不可久用,如麻黄善发汗, 加快心率,升高血压,有人以其发汗做成减肥药丸,长期服用,后果严重。再如人参,具有升压作用,人皆欲补,高血压者服之必害。药有寒热温凉平性,方有君臣 佐使,药物不可相配者有十八反。不同的癌症在不同的时期和季节,用药均有差别。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,因人因时因地制宜。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,余继承中医 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,并创新胃升则康之说,用无毒的中药生升胃气治疗癌症,取得佳效。既然用无毒的药治病,能减去病的十分之九,何必用有毒性的药呢?无毒 的平和之药既可扶益胃气,又可抑制和消灭癌细胞,病人症状减轻,体质恢复的同时,血检,CT等报告亦有改善。正谓之:国和民康富,家和万事兴,人和佰业 旺,药和百病除。由于平和之药无毒,性不偏,正符合癌症病人长期抗癌治疗。

对癌症病人医疗随访的重要性

癌症病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,疾病得到控制,情况往好的方向发展,这时千万别误认为已万事大吉了。癌症是一个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和治疗的疾病。许多癌症虽然病 情得到缓解和控制,但并不等于痊愈。有人认为过了5年就算没事了,这要看你是否一直坚持治疗。随着治疗及生存年数的增加,癌症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就越来越 小了。有一些病人在5年以后,7年,8年还会出现复发,有报告两位乳腺癌病人在手术后19年,21年还分别出现了远处转移。如果病人在手术后或放疗,化疗 后,一直坚持合理有效的针对病情服用中药,那么其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又大大降低。有些人的体质存在着对癌症易感性的内因,即具备发生癌症的内在条件,在得了 癌症经过治疗后不久,或经过若干年后,又患上第二个或第三个癌症,它不是第一次癌症的转移和复发,而是新生的另一类恶性肿瘤。如有的病人患乳腺癌后又患肠 癌,有的双侧乳腺癌,但具不同细胞类型,有的胃癌治好后又患肺癌。对这些癌症易感性的病人,要坚持数年合理服用中药,彻底改变其内因,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 效的控制。所以,癌症病人应该长期与医生保持联系,定期去医院复查。而医生对病人也应定期随访,这样就能尽早发现是否复发或转移。如果病人有其它不适或新 的疾病,也应与医生联系,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,如患白血病的人,若感冒了,在应用抗生素方面不可盲目,因有些抗生素影响白血球,否则易导致病情恶化。

癌症病人的饮食忌宜

癌症病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,同时注意科学的,合理的饮食忌宜,对其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。首先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食欲。食欲的好坏是反映人的胃气状况 的一部分,中医学常以人的胃气盛衰,判断疾病的转归。即有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。历史上,政治、军事人物的食欲均属机密,如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廉将军的 身体好坏关系全军的胜败呵!要有好的食欲:

有些人认为用饥饿甚至避谷的办法来饿死肿瘤,这是不科学的。实践表明,其不但不会饿死癌细胞,反而导致机体营养不良,脏腑功能紊乱,容易感染,病情 恶化。适宜的食物有:肉类如乌鸡、普通鸡、鱼、猪肉;新鲜的蔬菜、水果都可以。但易上火者,阳盛者,高温季节应忌羊肉、狗肉、牛肉、鹿肉、大虾、桂圆、荔 枝、辣椒、胡椒、生姜等。而平素怕冷,内寒盛者,寒冷季节应忌鸭肉、兔肉、芦笋、马齿苋等。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类,则因人而异。若您不属过敏者则 食,否则则忌。对含有防腐剂的食物如罐装食品应忌食。对不新鲜,有霉味的米、花生等应忌食。有水肿或胸、腹积水者忌甜食、少盐。由于癌细胞喜欢糖,不要人 为食入过多糖。如有些省市人,炒菜喜欢放白砂糖,应戒除。食品品种宜多样性,忌太单一,常换换口味:一者有利食欲,二者有利营养供应全面。对喜食辛辣者, 适当的辛辣能增加食欲,也是可取的,但不宜过度引起内热、上火。因人的体质、习惯、季节等的差异,在饮食忌宜上也有不同。

癌症病人的起居与情志

为了促进疾病康复,合理的起居与情志是病人所要注意的。《内经》说: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起居有常, 这个常,就是规律。起居要根据大自然的规律而定。人体生物钟是随着太阳转的,合理的起居是:日出而起,日落而息。晚上入睡最好不超过10点。不要熬夜,以 免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。早晨不要恋床,一般6点应起床。在一年四季里,春天宜稍晚些睡,而早起床。以此养肝气。夏天也要晚些睡早起床,以养心气。秋天则宜 早睡早起,以养肺气。冬天则早睡晚起,以养肾气。日常工作做些体力和脑力力所能及的事,并注意体力与脑力的交替使用,不致疲劳。平时注意户外运动,体育锻 炼,社交活动,娱乐生活。因人体的个体差异,须以自己的感觉为度,不过量。由于人的七情即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是致病的因素之一,健康的情志就是不 要为外界的事物大动感情,否则影响人体的气机正常运行。过喜伤心,大怒伤肝,忧伤肝肺,思伤脾胃,悲伤肺气,恐惧伤肾,惊致气乱。平时对事物期望值不要太 高,减少欲望,过朴实的生活。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刺激性的活动。这样才能使机体气血和畅。所谓心平才能气和,气和才能健康,使免疫功能趋于良性状态。

癌症病人服中药及其疗效评估

癌症病人服用中药必须依据现代的诊断和中医的辨证论治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,达到预期的效果。首先是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。病情较重,病势发展较急,是 指病人的CT、MRI、Ultrasonic等物理检测结果差,或血液化验WBC、RBC、HGB、BPC、Alb、Glob、A/G等生理指数不正常, 或反映癌细胞活跃的指标如:AFP、CEA、TPA、CA19-9、CA125、CA15-3、SCC、PAP等异常。病人有发热、消瘦、严重贫血、疲 倦、食欲差、自汗、盗汗、二便异常、肿瘤区疼痛;或经手术、放疗、化疗后的整体生理情况差,而癌细胞尚未控制住。这时期应坚持每天至少服用3次中药,平均 8小时一次。有时甚至需要服4次,使药浓度在血液里维持一定水平。这样才能可望扭转恶性的局面。如果癌细胞得到了控制,物理和化学检测往好的方面发展,并 且已稳定了一定时间,病人的体征也一天天好起来,此时可酌减药量,一天2次,一直坚持5年。以此改变癌性体质,并使癌细胞失去死灰复燃的机会,直至康复。 值得注意的是,在治疗中要防止新病发生而导致癌症恶化,如感染细菌或病毒致发热、腹泻等。当有新病发生时,也应中西医结合,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治好。

对癌症病人疗效的评估可分为:

对癌症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、综合的工程,单靠某一种方法,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是不科学的。真正的科学是没有门户之见的。单靠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或 单靠偏方、固定方都不会达到理想的目的,只有现代科学的诊治和辨证论治的结合,才会见到希望的曙光。最近有学者提出西药治病也应根据个体差异单独配方。这 表明几千年前《内经》的辨证论治思维是多么科学。

手术和放化疗治疗癌症的选择性

当确诊病人得了癌症,医生和病人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很重要。是手术还是放疗或化疗?以下将手术、放疗和化疗的适宜和不适宜作出介绍:

我们了解了手术、放疗和化疗对不同的癌症治疗适宜与否,就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决定,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,争取时间合理的治疗。

手术和放化疗治疗癌症的禁忌

虽然手术、放疗和化疗在治疗癌症中有一定的作用,但并不是任何癌症,或癌症在任何时期,都可以进行手术、放疗或化疗的,以下对其禁忌作出介绍:

由上可知,不同的癌症,癌症在不同的时期,癌症病人的体质情况等,在治疗时都应考虑。如果盲目地进行手术、放疗或化疗,或放疗、化疗过度都会造成严重后果,有许多癌症病人并不是死于癌症本身,而是死于不适当或过度的放疗或化疗,应引起医生和病人及其家属的高度注意。

癌症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对策

对化疗致毒副作用的对策:

癌症放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对策

放疗毒副作用的对策:

中医治疗癌症方法

中医治疗癌症早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记载。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。由于许多癌症病人有时不是死于癌症本病,而是死于手术后并发症和放疗化疗的毒副 作用。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应用中医药结合治疗能使病人度过难关。实践表明:中医在治疗癌症和对病人手术及放化疗后,恢复体质,减少和消除毒副反应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。现就临床常用治法简要介绍:

癌症疼痛的原因及其治疗

疼痛是许多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,特别是晚期癌症病人的主要痛苦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:

癌痛的治疗,须标本同治。治本就是抗癌消瘤;治标则是止痛。

总之,癌痛是一大难题,医生和患者都要有耐心和信心。

癌症浆膜腔积液的中医治疗

癌症浆膜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处理不及时,严重者可危及生命。临床表现有心包腔积液、胸腔积液、腹腔积液。其70%表现为血性积 液。中医认为心包腔积液和胸腔积液是上焦气血、津液输布失常,属悬饮的范畴。心包积液量少可无明显症状,积液增多则可出现气急、坐势呼吸、咳嗽、胸痛、肺 充血、肝大和下肢浮肿,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,昏厥和休克,心音减弱,并出现奇脉和颈静脉怒张。X线、B超和心电图检查可确诊。治疗应分清寒热虚实,以行 气活血,宣水逐饮为原则。胸腔积液,其病理变化主要是水饮停聚在胸肋胁下。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,咳嗽胸痛,肺部呼吸音消失,X线、B超可确诊。治疗以通调 气机,宣肺逐水为原则。腹水属中医的鼓胀范畴,可表现腹胀、腹痛,严重者可使横膈上抬导致呼吸困难,压迫胃肠道引起消化道症状。

中医辨证论治为:

中医治疗癌症浆膜腔积液属治病求本之法,既可单独应用,亦可结合西医的穿刺引流,穿刺后服用中药可防止或减轻其复发。应用中医治疗还应辨清癌症的性质、种类、部位和转移情况,以消癌利水,扶正运水为原则,尽最大的努力,促使病机往好的方面转变。

癌症发热的中医治疗

癌症病人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,尤其是晚期患者。究其原因有三,一是肿瘤本身在生长、转移过程中释放致热物资;二是疾病过程中或由于治疗而继发 感染;三是某些化学药物所引起发热。临床上大多使用解热镇痛剂、抗生素、皮质激素等。而解热镇痛剂大多具有发汗作用,容易损伤人体阴津,引起虚脱;解热镇 痛剂和激素还会诱发消化道出血;抗生素则影响肝肾功能,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,故都应慎用。

中医治疗癌症发热是辨证论治:

发热虽然是一个症状,但不可轻视,须找出其原因,抓紧治疗,关键是要把热在较短的日期里降至正常。迁延日久既损伤人体正气又加重病情。特别是晚期癌 症病人,经受不了日久的、反复的发热折腾。中医治疗大多效果较好,往往标本兼顾,治标和治本结合。临床遇到一些病人发热两周,住院用解热镇痛剂、抗生素、 激素等,其热就是不退,或热退后又起,病人和家属非常着急。我应用中医辨证论治,往往一至两天其热退下。晚期癌症多属正虚,而中医的观点虚证最忌发汗,虚 证最忌伤津,癌症发热者尤应引起注意。

癌症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对策

癌症病人出现恶心、呕吐多是化疗后的毒副作用,或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所致。由于癌症病人本来体质就比较虚弱,加上恶心、呕吐,饮食减少,营养摄入不足,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为了打破这个恶性循环,就要减轻和消除恶心、呕吐,增加营养的摄入。